1L装的冰美式怎么就成了打工人最爱的“续命水”?VR彩票
VR彩票比如东方树叶的茉莉花和青柑普洱今年2月上架了900ml的放大版,不少消费者以为眼花了。除了东方树叶,三得利有了1.25升装的茉莉乌龙茶、蔻蔻椰也上线升装椰子水。
注意大容量不是专供聚餐的可乐“家庭装”,东方树叶表示大容量主要是为了回应“一瓶不够喝、两瓶不好拿”的痛点。除了解渴养生的无糖茶水需要大容量,越来越多打工人还开始以咖代水。
以前健康生活方式是一天8杯纯净水,现在的续命方式是:一天一升冰美式,提神醒脑又利尿。
对于靠咖啡活着的人来说,上午只买一杯咖啡是不够的,更别说 manner 这种精品咖啡店里一口炫一杯的mini容量。
年轻人在职场上逐渐成熟的标志,是把早餐伴侣从豆浆换成热拿铁,再换成冰美式,端着满满一大杯加冰黑咖走进电梯,不是项目小组长就是冲锋大头兵。
极目新闻3月发现武汉不少咖啡店出了一升装咖啡,咖门也在北京、深圳、合肥、天津等城市陆续找到一升冰美式的身影。好奇这股风潮,我们也去“北京首家一升超大美式”店打了卡。
店内小哥一边递来菜单一边向我们介绍,比起其他咖啡店他们营业时间更早,7点多开始忙活,早8点开放全城送外卖,贴心服务每个打工人。
三十多块一升的冰美式解腻提神,可以以性价比极高的方式让打工人暂时无惧昨晚油腻夜宵的积食、熬夜打塞尔达的困倦和逐渐攀升到三十五度令人烦躁的气温。
作为上了年纪、尚未进化掉睡眠、到了下午都不敢约瑞幸的养生女工,两位编辑有些犹疑。对“一升美式”的印象也和热评网友说的一模一样——
据店员介绍VR彩票,菜单上的所有冰饮都提供1000ml。养生派可以直接点茶(也是大容量装),每天喝水KPI一杯就能达标;有给刚需白领提供的35块1L装常规冰美式。如果觉得劲不够,菜单背面还提供1L装的酒精+咖啡特调。
来都来了,两人合点了杯1L装的美酒加咖啡特调“伤心修狗”。在喝到1/3的时候,酒精上头唠了一个多小时的公司秘闻八卦,喝了两个小时还剩下大半杯,为了不浪费我把它打包带回家,送给周末还在加班、自称“她就是伤心修狗”的室友。
小杯咖啡可以意在慢慢品味缓缓抵抗午后的小困倦,大杯咖啡必然总作为一把双刃剑协助自己在“论文大冒险”、“甲方的底线”等情境中挣扎。
打工人怕困、更怕失眠,“来一升咖啡,和任务决一死战”的口号多立于一个清晨。
周末下午四点是这家主打1L装的咖啡店最清闲的时候。到我们离店,来店内点了一升冰美式的有3位客人。一个是看起来像刚健身过的男生,另外两个女孩和我们一样,也是慕名前来。后者的背包中还插着没喝完的“大户”一点点,令人心生钦佩。
唠着唠着被店内小哥抱歉打断说他们到营业时间了。该店完美贯彻“早C晚A”(日咖夜酒)的生活方式,作为咖啡店的它只营业到下午五六点,之后是一个可场地出租办“KPOP之夜”等单独售票活动的酒吧。
离开后,我们又通过外卖感受了下可以全城送的“招牌”,一升装冰美式,在办公室里共同分享。没几块冰块看起来黑乎乎的一大杯足够真材实料,用公司纸杯分了六杯都有人表示喝不完不敢喝,担心现在的狂妄演化为半夜三点睡不着的崩溃VR彩票。
味道和公司咖啡无不同,无功无过间,大分量和功能性就是卖点。毕竟同样三十多块在星巴克只能买到500ml。
只能说一人闷自一升装咖啡,代表的是一种生活方式,在身体和勇气方面有些门槛。
2017年,东鹏饮料推出500毫升大瓶装的升级版PET东鹏特饮,仅售5元,虽然比容量砍半的红牛还便宜1元,但到2021年,该产品的营收就从0.6亿元提升至50.24亿元,复合增长率达202.50%。
一升装咖啡,本质上和升级版东鹏特饮是一样一样的——不怎么好喝,没多少营养,但求提神,拎手里图个心安。相比常规中杯只有360毫升的星巴克,大容量拥有更高性价比。
500毫升的东鹏特饮常见于货车,一升装咖啡则开始现身办公桌、自习室、行人匆匆的街头巷尾,以及小红书,成为一种生活态度的表征。
要论一升装咖啡为何走红,还是得归功于几乎已经成为某种现代都市传说的韩国人。
德勤中国2021年发布的《中国现磨咖啡行业白皮书》中,列举了中国、日本、美国和韩国每年的人均咖啡消费量,韩国以367杯雄踞第一。
有人在Quora论坛上提问“韩国人为什么那么喜欢喝冰美式”,一网友总结:一是工作刚需VR彩票,美式量大便宜,二是过劳肥之下喝点苦的不容易发福。而且冰美式不仅够爽够刺激,还能消肿利尿。
于是,哪怕是大雪纷飞的凛冽寒冬,黑色羽绒服裹得严严实实的韩国人手里,也会有一杯神圣的冰美式。
做会计的李大熙告诉法新社他只喝冰美式,因为这是一种高效吸收的方式,冰美式能让他快速投入工作。当八杯浓缩兑冰水成为日常饮料,已经不睡觉的韩国年轻人,正在进化成资本家最喜欢的样子。
2015年,门店设在釜山大学的品牌 The Liter 首次将一升装咖啡和饮料加进了菜单,换算下来更便宜,而且依然便携,成为没钱大学生赶 ddl 的刚需;一升装的潮流逐渐蔓延VR彩票,托举 The Liter 背后的公司 Heecheon 在2019年年底建了栋12层的办公楼,2020年有了300多家加盟店。
对咖啡的重度依赖,与咖啡店的满地开花相辅相成。一升装咖啡,对咖啡店来说是营销噱头,是打出差异化的竞争方式,于消费者则是更实惠、更极致的解决方案。
2011年,星巴克在美国推出容量超过900毫升的 Trenta 杯型,然而反响平平;2018年,不死心的星巴克又在加拿大推出 Trenta,依然没什么水花。
时移世易,除了血管里奔涌着冰美式的韩国人,一升装咖啡也受到了其他地区人们的追捧。比如2020年的印度尼西亚,由于禁止堂食,可以放在家里长期饮用的大容量咖啡受到青睐,上班族纷纷订购一升装“续命汤药”,维持远程工作的效率。
以星巴克的 Trenta 为例,只有冰饮才能点这个规格——里面会放大量冰块。就算不是这个“超超大杯”,星巴克的分量也屡遭质疑。2016年5月,星巴克甚至被美国一位消费者索赔500万美元,因为广告称大杯冰饮有24盎司液体,但该消费者实际只买到14盎司液体,其它都是冰块。
据韩媒调查,标榜1升的大容量饮料去掉冰后,实际容量通常小于标示容量的一半。接受采访的一名大学生描述了自己的经历:“买了1升的大容量咖啡,倒出来测量,结果只有650毫升”,他说,“很难过。” 另一位在咖啡店兼过职的年轻人了解个中关窍,结束兼职后再点冰美式,都不忘选择“少冰”。
曾几何时,罗老师因星巴克不能点“小杯”而激情鼓掌,星巴克这么欺负人无非是因为中杯跟小杯的咖啡含量都一样,多几口牛奶升级成中杯,能多赚不少钱。员工总是问你要不要升级容量,也是想给你一种“高性价比”的错觉。
据《北京晨报》报道,星巴克店员在点单过程中让顾客“升杯”的成功比例达10%,一年预计就能给星巴克增加6570万元的营业额。
相比星巴克老想着让你升杯,精品咖啡总是“小容量”。记得第一次在 Manner 点单时,感叹这精品咖啡还真不贵,拿到手才明白“精品”的内涵也包括容量——他们家杯型小,中杯只有240ml,所谓“大杯”才相当于瑞幸、星巴克的中杯360ml,借此在牛奶等配料上省出不少开支,压缩了成本,而且还特别符合“精品咖啡”【浓缩就是精华】的调性。
毕竟,意大利浓缩咖啡研究所给出喝“经典意式浓缩”的官方指导建议,是应该用容量只有50-100ml、什么装饰都不需要的小白瓷杯——虽然几乎一口就能喝完,但要的就是一个回味悠长、余音绕梁。
有闲情雅致品尝一杯精品咖啡是偶尔的小憩,把咖啡当水喝,才是是戒不掉的日常。
别再跟热衷于大容量无糖黑咖的人说这样对身体不好,因为这已经是他们的“最优选”了。
不然你觉得工作疲劳一整天,下班拿什么精力干点自己喜欢的事,第二天又能元气满满投入新一天的打工?更何况不加糖的黑咖,已经比齁甜奶茶健康太多。
精致优雅诚可贵,一升咖啡垒在办公桌上时的豪迈与壮烈大概价更高,这是陪伴,是安慰VR彩票,是力量。